【具象詩─宋曉明個展】/采泥藝術


【具象詩─宋曉明個展】“Concrete Poetry” Song Sheau-Ming Solo Exhibition
展期: 2022.11.26 – 2023.01.08
地點: 采泥藝術
策展人: 克里斯多夫‧庫克 Christopher Cook (英國普林茅斯大學美術學院專任教授)
Professor of Painting, and Gallery Curator, University of Plymouth
• 12/04 SUN
15:00 策展人與藝術家對談 Artist Talk
Christopher Cook x 宋曉明
16:30 展覽開幕
• 12/11 SUN
16:00 專家對談 Artist Talk
陳貺怡 (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) x 宋曉明

Curator / Christopher Cook

宋曉明近期的畫作,在視覺上與概念中,均存有引人入勝的優雅。畫作賞心悅目,帶有質樸的簡約,和對物質特性的崇敬;然而更進一步接觸之,便浮現出了一種哲學強度,使作品成為獨樹一格的存在。畫家的畫室對創作主題產生了影響,正是因為它們都是宋曉明視覺哲學上的易塑工具;就像尋常話語挑戰詩人妙言,要將熟悉事物大舉轉變,成為滔滔不絕的表達與溝通方式。奠基於如此的「具象」之上,宋曉明圖像中精巧的詩意,幻然而生。

展覽之名「具象詩」,援引自一場文學運動。該運動與抽象表現主義,均於 1950 年代獲得關注;讓文字的視覺效果凌駕於字面意義,企圖擴大語言的概念界線,正如宋曉明關注的是如何擴展其繪畫範圍。展覽名稱更進一步表彰的,是宋曉明作品內美學與智識的真切連結,以虛構形式表現出畫室生活中具體的現實:純亞麻布、土質顏料、純白底漆與紙膠帶。紙膠帶意指過程,並提醒了觀者,所有藝術都是幻象、是正在過渡的圖像,其不可預測性、或說不確定性,乃是一種魔幻的特質。

宋曉明拒絕與極簡主義藝術家紐曼進行比較,然而紙膠帶是一種常見、令人著迷的物件;且紐曼對哲學的興趣,以及他不斷反思自己畫作的傾向,暗示了一些相似之處。如紐曼的陳述所暗指,其作品與宋曉明畫作的連結,與其說是視覺共鳴,不如說是一種哲學立場:「我希望我的畫作給予某人(如同作品給了我自己)的,是一種自身整體感、自有的分離感,並能感受到他自己的特質;同時,還有他與其他人的聯繫-而這些人也是各為個體的。」

在這次展覽中,宋曉明對雙聯畫與多聯畫形式的精巧運用,以及他在之中堅持留下的小間隙,體現了分離的概念。在這分裂的時代之中,分離自身也發展成為強勁的主題,以喚起修復、統一和治癒的概念。《之間》一作中,紙膠帶的幻象似乎將兩片巍巍顫顫、彷彿要滑脫的色塊維繫在一起,暗指著縫針的概念;而在垂直雙聯畫作《距離》中,紙膠帶暗示了它雖試圖將畫布固定在一起,最終仍是徒勞。在獨立空間展出的作品《戀人啊》,展現出了分離親密關係的深沉幻象。與此同時,《隱喻》則是有著挑釁意味的作品名稱,挑戰觀者能否想出該隱喻的意圖。上半部平靜的極簡主義表現,乃是基於底部的「形成過程」,其中真實存在的紙膠帶被反覆使用,好讓藝術家測試各種可能的色調、顏色、角度和節奏。錯綜複雜的下層結構,是上半部分具體陳述-與戲謔的紙膠帶-所仰賴的基礎,暗示創作本身此一行為,即為隱喻對象;創作並不是突然的啟蒙,而是一種測試與解決的過程。

本次展覽捕捉到宋曉明有意識的淡化著,他對顛覆寫實主義所表現出的輕薄之情;轉而傾向底層圖像和表面幻覺之間,更為緊密的關係。這個重大變化,部分是源於宋曉明探究的極簡主義派,其具有降低諷刺意味的效果,利於開展更細緻微妙的對話。或許更令人驚奇的是,若從哲學的嚴謹角度來看,這樣的改變使療癒與堅定的美學主題得以浮現,並賦予了這些作品一份新生的親密。

  • Post author: